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分别是《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

这两篇文章都源于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真实表达,为学生本单元的习作提供了两个很好的范例。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1)

那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要求同学们选择印象深刻的事情,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这两篇习作例文是为了本单元习作做铺垫的,更好地指导了学生们应该怎么写好这篇作文。

关于这两篇习作例文,让资深教师杜du和带你高效学习,帮助你分析作者写法,方便你对本单元习作的理解。

(一)学习《别了,语文课》。

这篇文章是节选自何紫写的一篇同名作品,主要写了向来不喜欢语文课的“我”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并且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是“我”即将离开自己的祖国,也许将来没有继续学习祖国的语言的机会了。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2)

这篇文章非常细腻而真实地表达出“我”悲伤、焦虑、自责、欣喜、感动的情感状态。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之情。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篇文章还有三处旁批,就是从三个角度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去表达真情实感。

1.第一处旁批是告诉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3)

2.第二处旁批是告诉我们,内心的独白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第三处旁批是告诉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达情感。

文章后面还安排了一个问题,就是让我们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另外,杜du老师建议同学们关注一下第三个旁批,并试着去文中找一找作者提到的两件事儿,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只写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情呢?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4)

大家可以联系前文知道,作者提到的自己去移民,那么作者选取的这两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在我们写作时也要选择只在自己或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这样选择的内容也比较新颖,吸引读者。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6)

作者在童年的时候,甚至现在的一些地方还是把“老爷儿”叠在被子里,这样的事很常见。但它却饱含着母亲的智慧,以及对子女的爱,让作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较为相似的经历和体验呢?

可是虽然我们的经历相似,但是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和感受可能是不同的,同学们要记住,即使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事情,只要饱含着真挚的感情,都是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来写的。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7)

(三)寻找自己的感情经历。

本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都会在接触某件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比如:你第一次在国旗下讲话,或者在旅行途中得到陌生人的帮助,自己第一次在家,第一次看惊险、刺激的电影,或者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只要同学们记住,在写作时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并且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写的写下来,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感受写具体。

语文中最常见的6种说明方法(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9)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杜du老师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