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老师们的学生名单,我的初中老师们(1)

今天是中秋节,又是教师节,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教过我的初中老师们,现在他们大部分已经永远告别了我们,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不断滔现在我的脑海,那一切一切恍如此天。

老师们的学生名单,我的初中老师们(2)

胡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他的教学风格是严谨的,语文书中所有的文言文,不论课后是否要求,无论是长是短,包括作者介绍,包括文后注释,他都要求背诵。不仅要求,早上让我们一个一个过关,背不会就站在教室门口读,陪着我们一块不吃早饭。当时心中对胡老师怨恨的不止一人,其中也有我。但正是胡老师的严格要求,四十年过去了,《岳阳楼记》、《出师表》、《送东阳马生记》等课文我仍然能够脱口而出。

李老师是我的几何老师,精瘦精瘦,对几何定义、定理、公理要求我们倒背如流。讲完例题就是做题,现在叫刷题,那时没有教辅,学校只有一台手工油印机,李老师用仿宋体刻好蜡纸,叫学生帮忙印出来。由于经常被李老师叫去印题,我和李老师关系极好,连带对几何也兴趣倍增,成绩也极好。

老师们的学生名单,我的初中老师们(3)

陈老师是我的代数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他在上课前就把要讲的例题和强调的重点写在小黑板上,最多时他上课提了3块小黑板,讲到什么内容就换上哪块小黑板。对同一道题最少要讲三种或更多的钥匙解题方法,以此来拓展我们的视野。

张老师是我的化学老师,黝黑的面庞,他上课从不带书,也不带教案,空手走上讲台,随即滔滔不绝开讲,加之语调抑扬顿挫,如同唱歌,听他的课让人感到书中内容老师已料熟于心,胸有成竹,跟着他的思路即可。

老师们的学生名单,我的初中老师们(4)

时老师是我的地理老师,高而白净,教我时已接近退休,但教学从不含糊。地理课那时没有幻灯片,音像资料,甚至连地球仪都没有。时老师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经常如老和尚念经:一艘般从伦敦出发,到中国上海,要经过什么海峡、什么洋、什么运河、什么港口,什么气候、什么季风,地理课是辅课,时老师让我们背诵的时间是早读前。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叫我们起床,陪我们读书。这半小时是时老师的,是地理的,谁也别想占有。为了这半小时,时老师甚至与同事吵得面红耳赤。

卢老师是我的英语老师,由于农村中学英语基础差,初三才成立乡中心初中,卢老师每天下午放学后再给我们补半小时英语,因此,下午放学后的半小时是属卢老师的,别的老师谁也不会占用。

老师们的学生名单,我的初中老师们(5)

那时教我的老师都是四十多岁或五十多岁,无论教学水平是高是低,责任心都是超强的,他们刻蜡板、印资料、早上提前叫我们起床、陪我们早读、晚上陪我们上晚自习,给我们辅导作业,都没有收取任何报酬,都没有任何怨言。

回想起来,我所学的知识,都来自老师辛苦教导,小时候有在心里感谢的时候,但从来没有面对面向老师表达过谢意。在教师节的美好的日子里,让我衷心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祝你们节日愉快,生活幸福!

老师们的学生名单,我的初中老师们(6)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