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耿精忠、尚之信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由于叛军的声势很大,康熙帝为分化、瓦解吴三桂,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措施,一面派兵与叛军交战,另一面对叛将进行招抚,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然而有一位叛将却很特殊,康熙帝明确下旨不许其投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叛将名叫祖泽清,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祖大寿! 祖泽清出生于1632年,是祖大寿第四子。1642年,祖大寿投降清朝,深得皇太极的赏识。依靠着父亲的关系,以及家族的威望,祖泽清在清朝官场平步青云,没打过什么仗,却做到了总兵的位置,于1667年出任广东高雷廉总兵。

康熙四大辅臣谁是忠心的(康熙帝最痛恨的叛将)(2)

​1676年12月,清军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尚之信立即反正,归降清朝。与此同时,叛将严自明、傅弘烈等人也纷纷投降,广东境内的局势得到好转。势单力孤的祖泽清见势不妙,也选择投降清朝。然而,祖泽清并不甘心,他毕竟和吴三桂是亲戚。再加上此时,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祖泽清自然也想混个王公。

1678年3月,吴三桂的侄孙吴世琮率军,从广西杀入广东境内,祖泽清很高兴,于是再度参加叛乱。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尚之信闻讯后,亲率军队平叛,迅速击败了祖泽清的叛军,祖泽清携家带口逃入山中。康熙帝闻讯,下发了一道诏书:凡属从吴三桂叛的各处大小官员,不管出于何种情况,只要归降一概宽免,只有祖泽清不行!

康熙四大辅臣谁是忠心的(康熙帝最痛恨的叛将)(3)

​“惟祖泽清父子受国家厚养,前叛时以为出于不得已,而降后复叛,可知其父子甘心从逆,情罪重大,国法难容,不许招抚,亦不许其投诚,务令各路大军搜山擒获。”康熙帝的意思很明确,祖泽清两度反叛,罪大恶极,不许招抚他,也不接受他的投降,务必将其生擒。

清军经过一番搜捕,终于在这年八月,将祖泽清、祖良梗于深山中被擒获,随即押到了北京。第二年的二月,康熙帝再度下旨,将祖泽清父子凌迟处死,其家属籍没为奴。后世在编写史书时,将祖大寿以及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编入了《贰臣传》,而祖泽清则与表兄吴三桂一起被编入《逆臣传》。

参考资料:1.《清史稿》;2.《吴三桂大传》;3.《清史列传》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