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月亮是古人心中最美的向往,包括到了现在也是一样,张爱玲就曾把求而不得的女人比喻为白月光。那么,美得如此诗情画意的月亮,小孩子可不可以拿来用呢?

在我开始教孩子背古诗后,我发现是可以的,只要我们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很多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就会化作我们生活中最最熟悉的一缕烟火气息。

所以学诗,不用神圣化,越通俗的越是有价值的。那么,接下来就让萌小狐带你,一起用日记的方式,重新解读我们的诗歌吧!

古朗月行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呢?原诗共有八联,但作为我们小学生,不需要记诵如此多的内容,也不需要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让一个刚开始懂事的孩子,去理解一个成年人多年的激愤和无奈也不现实。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带领孩子,一起感受古诗中关于月亮的美好,帮助孩子感受夜空中月亮的清澈、宁静和圆满,并且从心里认同这样一种美,能够简单的化用到自己文字中。

古朗月行古诗完整 一年级 通俗易懂说古诗(1)

这是一首什么诗呢?与其说它是一首诗,不如说它是一则谜语,因为它的每一句诗都可以作为谜面。为什么可以作为谜面呢?我们思考谜语的特点儿,一般都会在谜面中给出谜底的某些特征,方便我们思考答案。所以对于这首古诗来说,我们的学习重点除了理解“我们画的画”有什么特点,例如有色无声,可以将一个瞬间长期保持,静态画面不受外界干扰等,还需要简单理解我们在介绍自己喜欢的物品时,一定要懂得抓住对方的特点。

古朗月行古诗完整 一年级 通俗易懂说古诗(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的这首《风》可以算是,所有写风的诗歌中的一个典范。全文不着一个风字,却处处让我们感受到风的存在。我们学习这首诗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它理解风的模样,感受风的力量。那如何可以做到呢?自然是寻找机会带孩子走出户外,先闭上眼睛静静感受风的存在,然后再睁开眼睛寻找风的足迹。从心里和风缔结一种关系,间接的可以明白一些想要写好一个事物的关键,即需要打开自己的五感——看听闻尝触,去观察事物发现特征。

古朗月行古诗完整 一年级 通俗易懂说古诗(3)

说起古诗,其实也不过是古人当时的日记、随笔或者文章,是他们记录自己生活的工具,所以用心体会我们也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好了,今天的古诗日记就到这里了,关注我,@仙女二萌子 期待和大家更多的交流。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