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很少有人会知道,泰安横跨天上、人间、地狱三界的传说。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我们轻易就能在地名、古籍中发现这些传说的影子…玉皇顶,碧霞祠,天街,南天门,中天门,一天门,红门,奈河,黑龙潭,岱庙,蒿里山……其实山城一体的泰安城古来被视作“三重空间”:“天堂仙境——人间闹市——厚土大德”

泰安历史上的传说(为什么泰安有横跨三界之说)(1)

南天门

自岱宗坊至一天门,便由 “人间”开始“登天”,攀登六千余级台阶,经中天门,至南天门便到了天庭,天庭之上有天街,玉皇顶。

泰安历史上的传说(为什么泰安有横跨三界之说)(2)

天街

人间和阴界的划分则从奈河开始。奈河,一个人尽皆知的地名,它却不仅仅是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现实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就静静的流淌在泰安城中。

奈河发源于泰山天街,紧垂十八盘盘旋而下,过中天门经竹林寺而至龙潭瀑布。百丈崖顶端,有一天然形成的分界线,名为阴阳界。阴阳界以上河名为“通天河”,阴阳界以下下游段名为“奈河”。

清代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辨奈河》记:“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奈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曰奈河”。

奈河一名的出现,也与古代的泰山主人生死观念有关。奈河以东是人间,奈河以西是地狱,而泰山便是古人敬仰的天堂。岱庙是人间中心,是古代帝皇封禅泰山时的行宫以及祭祀活动之所。

关于泰安一城分三界之说,《神宝寺记碑》亦有详细记载,泰安城分三界,红门以上是天界,奈河以东是人界,以西则是地狱。

据史料记载,泰安自古即被称为“鬼都”。早在春秋战国出现阴阳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了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便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而蒿里山就是地府的中心。

泰安历史上的传说(为什么泰安有横跨三界之说)(3)

蒿里山

泰山治鬼说逐渐具体化为嵩里山的阴曹地狱系统。泰山阴间冥府是一套依照世俗官署构想出来的相当完备的“鬼权”系统。它既有一批鬼官,又有办事机构。

阴间冥府作为判定鬼魂归宿机构,在蒿里山建有阎王殿、森罗殿、丰都庙、鬼门关,阴阳界,天子殿,地狱,元常殿等殿宇,设有三曹六案七十五司,这种冥府编制始创于元代。今人仔细分类归纳发现,冥府里的机构设置比当朝官府机构设置还要齐全。人间官府有的机构里面都有,人间官府没有的机构里面也有。比如冥府系十王殿分别设具有减福、增寿、还魂、劝孝、恶报等功能的部门。十王各殿接收的鬼魂,按其生前不同表现,或加量处罚,或施以酷刑,或尽快投生,增享寿命。

泰安历史上的传说(为什么泰安有横跨三界之说)(4)

蒿里山上的建筑

蒿里山建有规模如此宏大的阴间冥府,自然会引起当时人们的关注,凡来泰山进香之人或游泰山者,必到蒿里山祭拜。清代文学家西周生曾描述:

这蒿里离泰安州有六七里远,山不甚高,也是个大庙,两廓塑的是十殿阎君,那十八层地狱的苦楚无所不有,传说普天下人,凡是死的人,没有不到那里……看庙的道士又巧于起发人财,置于签简,签上写了某司某阎王位下的字样。烧香的人预先讨了签号到那里,看得那司是个好所在,没有什么受罪苦恼,那儿孙便就欢喜,若是什么上刀山、下苦海、礁铸、磨研,当真就像亡过的人在那里受苦一般。

民国前期,蒿里山香火甚盛,游人如云,每年春祠前搭台演戏,百货杂陈,胜似闹市。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