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法国为什么这么快投降(开战40天就宣布投降)(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我非常满意这项预测。就算敌人在7月的时候入侵,我们快速改善的陆军也能对付他们,因为敌人不能将重武器带上,并且,用不了多久时间,所有据点的供应线都会被截断。所以,我交给参谋长委员会和本土部队司令部两份文件,内容如下:

首相提出的备忘录

对于这些文件,参谋长委员会以及本土部队司令部应该要进行探究。在进行工作时,可以让第一海务大臣的那个备忘录作为一个基础,同时,就我个人而言,虽然相信与海军所说的相比较,他们的实际行动会做得更好,并且在运输途中,入侵部队遭遇的损失会导致他们进攻的规模进一步减小,不过,我们也应该将地面的准备工作做到稳操胜券的地步才行。当然,从地面部队这方面来看,应该将攻击的规模再提升一倍,也就是说用20万人,来依照第一海务大臣所制定的比例进行安排。去应对这样的侵略,我们的本土部队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了,并且,它的力量还在快速地壮大着。

要是以此为前提,对我们迎击敌人的登陆计划再次进行审视,而让内阁明白作出的改进是哪些,我会感到十分开心。虽然说严重袭击出现在北部的可能性比较大,可是南部地区也必须采取最高警戒手段,因为伦敦具有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并且这一带海面非常狭窄,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这项规定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我们在随后的几周里就遵照这项规定开展工作。我们发出了一些指令,对我们的主力舰队在狭窄的海面上应该采用的行动进行指示,我非常赞同这些指令。跟海军总司令福布斯海军上将在7月20日深入研究之后,经由海军部,将以下决定公布出去:

(1)在我们的重型军舰还没有获得发现敌方重型军舰的报告之前,海军部的头领并不想让我们的重型舰队开到南部去,将在我们海岸进行登陆的敌军击溃。

(2)如果为了支援登陆部队,敌人的重型军舰甘愿冒险,从北海的南边向我们的海岸进攻的话,那么我们的重型军舰也愿意冒这个险,开到南边去迎击敌人。

为了防止我军兵力被不适当地分散,我们要对敌人进攻我方连绵海岸线的各种可能以及规模大小预测出更为确切的论断,为了这个目的,8月初的时候,我又送了一份备忘录给参谋长委员会。

关于入侵的防守问题

首相兼国防大臣提出的备忘录

1940年8月5日

打算在大不列颠的所有海岸线上设置防御工事,对作战力来说,这一点将带来非常大的损耗以及各种不利,不恰当地采用消极防护体系会带来危险。考虑到这一点,我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希望对此进行考虑:

1.将敌人的港口当作抵御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一点。我们在利用空中侦察、潜水艇监视以及其他方法得到情报之后,就应该将所有可以利用的适当的兵力,用来对敌人聚集的舰只进行坚决的攻击。

2.周密的海上巡视,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以对敌人的部队进行阻截,并且,在运输途中将他们歼灭。

3.在敌人接近陆地,尤其是在他们进行登陆的时候,对他们发动反攻,这是我们的第三道防线。必须事先在海上就部署好这种反攻行动,一定要让空军提供支援;为了让入侵者无法对占有点提供供给,海军以及空军的反攻应该持续不断地开展。

4.像上述一样,为能给海军以及空军提供合适的攻击目标,并且让空中或其他形式的侦察能够打探到敌人的准备和行动,就要设立地面防御队以及本土部队,为的就是让大量的敌人来到这里。

5.不过,要是在不同非登陆地点敌人成功登陆了,那么,当地海滩上的抵御,应该在上面说到的我方海空两军的协助之下,尽最大可能给予敌人重击。如此一来,就会让敌人不得不用光弹药,并且还能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钳制住他们。衡量任意一段海岸能不能够进行防御的标准,是看将机动部队调到登陆地点进行强有力的反攻,这一行动能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而不是看海岸上有多少兵力。在敌人最弱的时候,我们必须趁机用最快的速度以及最大的力量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这里所说的敌人最弱的时候,是敌人已爬上岸、交通被阻断、供应耗完的时候,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敌人下船的时候。一定要在六个小时以内聚集10 000名装备完善的士兵,在12个小时内能聚集20 000名,进攻任意一个敌人建立的强大据点。在还没有明确判断出攻击的真正重点之前,本土部队司令部应该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对后备队进行把握。

6.空军以及海军从瓦什到多佛尔一带,也就是海峡地区对入侵进行抵抗,这个任务确实比较艰巨,这一点不能否认。敌人最大的攻击目标是伦敦,而这一扇形海岸线地段的防线也与伦敦最为靠近。由于海军以及空军已经确认大量的舰只难以进入法国海峡的港口,那么作为掩护用的战舰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从多佛尔到赖茨恩德角这一扇形地段只会受到较小的威胁。现在,海军部进行了预测,根据该预测,在这条广阔的前线上,最大的进攻规模也就是5000人了。6 [3]为了在进行反攻时能利用占优势的人数,并且还可以在南部的扇形地带将大量的兵力节约下来,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将兵力增加一倍,就可以当作一种恰当的布置。应该尽量减少这一地带的海岸部队,而尽量增加机动后备部队。这些机动部队在接到命令后,一定要能够立刻开到东南扇形地带。当然,我们只能逐周地去推算情况。

7.当说到大不列颠西岸的时候,我们就要遵照一系列全新的状况来行事了。宽阔的海面是敌人的必经之路,一旦敌人靠近海岸的举动被我们侦察到,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用巡洋舰和小型舰队对他们展开攻击。海军部的安排一点要满足这个需求。现在,敌人没有护送军队的战舰。举个例子,我们在面对占据优势的空军以及海军的时候,难道会调遣12 000人搭乘没有护航的商船前往挪威海岸或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登陆吗?做出这样的举动,别人肯定会以为我们疯了。

8.可是,为了保证布里斯托海峡和爱尔兰海不会受到来自南面的攻击,从康沃尔到爱尔兰安插强大水雷区的方案,海军部仍然应该继续实施,这样才能达到三重保险。在这一地区特别需要进行布雷,因为自从我们的商船从北方航线绕道开始,我们将西(南)面的航道的大量舰只调派走了,西南面因此更为薄弱,防护更为稀少。

10.主力舰队的活动范围,囊括了从康得尔岬以北到斯科帕湾、谢特兰群岛和法罗群岛。将入侵部队从挪威海岸运送,敌人需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并且,就算抵达了科洛姆提河口,也难以马上带来严重的问题。现在正在隐藏着的敌人,到了那时候就会到处窜来窜去。敌人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走的那些地方都是9.这一地区与康沃尔接触点以北的所有地方的防御问题,都会因为这一布雷区的插入而变得简单,并得以缓解。最难受到来自海上的袭击的,就是从康沃尔到康得尔岬这一扇形地带,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看到。有关这里的防御工事,只需要用几门大炮以及陆上水雷发射管对主要的港口进行防守,并且将少量的防御兵力安排在港口的出入口6 [4]就可以了。将我们原本有限的人力以及物力在这一扇形地带浪费了,是绝对不行的。

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调遣来足够的部队给予敌人迎头一棒,并马上将他们的海上交通线截断之前,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将敌人牵制住。这样一来,他们离任意一个重要目的地的路程会更加远,并且,还需要大批的车辆进行运输,如此敌人就会陷入一个更为困难的境地了。我们无法在这个扇形地带坚守全部的登陆地点,结果很有可能是白忙一场。与从伦敦对面的东南海岸入侵进行比较,我们准备反击的时间会更充足。

11.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扇形地带是从科洛姆提河口到瓦什,它的地位仅次于从瓦什到多佛尔。不过,这里的所有港口和海湾都有海上的以及后方的防御,并且可以在24小时内用占据优势的兵力进行反击。由于入侵部队也就是大规模的突袭部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太恩河造成极大破坏,而在提兹河的破坏程度则更加严重,所以一定要把太恩河当作第二重要的攻击目标,其地位仅次于伦敦。另外,与南边进行比较,海上以及空中的条件都比较有利于我们。

12.对全部这些扇形地带,联合参谋部应该要确定其劣势以及防守的相对比例,确定出在海滩和海港进行局部防护的人数,还有在几天或者几小时之内,大规模的反攻可以开展起来。对攻击以及防御的相对比例,我提出了一些观点,具体如下,请多加考虑:

二战法国为什么这么快投降(开战40天就宣布投降)(3)

①  这些数字当然不是代表几个师,而是代表比例数。——原注

对于我们的所有情报,参谋长委员会再次进行了审查,之后让这个委员会的秘书霍勒斯上校做了一份报告,作为对我的备忘录的回答。

有关入侵的防御问题

首相

  1940年8月13日

1.在询问了本土部队总司令的看法之后,参谋长委员会在8月5号的时候就你的备忘录进行了探讨,对于你在1至5段所论述的观点,我们一致赞同。

2.本土部队总司令再三对我们阐明:全部官兵都觉得,要是敌人暂时在海岸上得到立足点,则一定要立刻向敌人发动反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将使用如下的一些措施:各个师一旦训练完成,并且装备充足,可以发动攻势作战的时候,就立刻将他们调遣回来当作后备军。

3.对于沿岸各扇形地带的劣势以及来自海上的攻击,你进行了估算,得出一个相对的比列,参谋长委员会对此也非常赞同。现在,本土部队各个师的部署情况与你在第12段里列出的数字非常接近,这点确实值得关注。具体部署情况如下:

4.在理论上,你所提出的防卫比例如下:

二战法国为什么这么快投降(开战40天就宣布投降)(4)

5.要是将一支拥有10个师的兵力根据以上方案来部署的话,那么在福斯—瓦什扇形地带就能部署3个师,在瓦什—多佛尔扇形地带部署5个师等等,实际上,有26个师在本土,并且,要是将你估算出来的数字乘上26,然后再与这26个师真正的部署情况进行一番比较,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二战法国为什么这么快投降(开战40天就宣布投降)(5)

6.与粗看之下相比较,这两组数据的共同点会更加相近,瓦什—多佛尔扇形地带以及多佛尔—朴次茅斯扇形地带,这两个扇形地带的“可使用”师的数目是能够随时变更的,因为驻扎在紧邻伦敦北面和西北面的后备师,不仅可以部署在瓦什—多佛尔扇形地带,还可以部署在多佛尔—朴次茅斯扇形地带。共有15个师可以提供给联合扇形地带使用,而按照你的要求来看,你所需要的师是16.75个。

7.参谋长委员会提出了一点,你是根据来自海上的袭击的规模来估算数字的,可是,真正的部署情况却应将来自空中的袭击也计算在里面。正是由于我们在南方的防御部队可能被敌人战斗机组成的“幕布”包围起来,敌军就可以选择相对来说比较狭窄的海峡发动突袭,所以现在南方沿岸的防御好像有些超出了实际的需求。

我们正对这些文件进行审核、准备付印,情况却在这时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希特勒已经下达最后命令,实施“海狮”作战计划,并且已经在积极筹备之中了,我们杰出的情报机构证实了这一点。如此看来,他是要闯一次了。而且,他攻击的战线完全不同于东部海岸,也就是说他的战线根本不在东海岸之内,可是,对于将重心放在东部海岸,参谋长委员会、海军部还有我,仍旧是一致赞同。

可是随后,情况急剧转变。夜间有大量的自动推进的驳船和摩托艇开始跨越多佛尔海峡,顺着法国海岸悄悄挪动,并且慢慢在加来到布雷斯特一带法国海岸的各个港口上聚集起来。这一举动,已经被我们每天进行的空中摄影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要重新在靠近法国海岸的海面安置水雷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我们马上开始使用自己的小型舰只对那些运送部队的船只进行攻击,对于这一系列新发现的开战入侵的港口,轰炸机中队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轰炸。与此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很多的情报,这些情报显示,德国军队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军,正顺着这段地方海岸聚集,准备进行攻击。情报还显示,敌军的铁路运输也是十分的忙碌,并且有大批军队聚集在加来海峡和诺曼底。后来,根据报告得知,有两个山地作战师配备了骡子,它们在布洛涅附近,很显然,它们想要从福克斯通悬崖翻越过去。而在这时,大量的威力巨大的远程大炮也出现在了法国的海峡沿岸。

我们开始将自己的重担从一条腿上转移到了另外一条腿上,为的就是对付这种新出现的威胁,并且,为了将我们逐渐强大起来的机动后备队调遣到南边的防线去,我们将所有的运输条件都改善了。大概是在8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布鲁克将军那时正担任本土部队的总司令,他指出,就跟东部海岸受到敌人入侵的威胁一样,南部海岸受到的威胁也在变大。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军的人数、效率、机动性以及装备也在增加。

8、9月的时候,我军的分布情况有如下变动:

二战法国为什么这么快投降(开战40天就宣布投降)(6)

所以,到了9月下旬,我们可以投入到包括多佛尔在内的南部海岸防线的兵力已经达到16个精锐师了,在这16个师里,有3个装甲师,或许可以与3个师的装甲旅等同,这些师全部都可以为沿岸防御部队提供补偿,能够快速加入战斗,对任意一处登陆入侵的敌人进行攻击。如此,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狠揍一顿,布鲁克将军已经准备就绪,在必要的时候就给敌人当头一棒,他比任何人都擅长于此道。

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此仍然忧心忡忡:会不会有大量的拥有小型或中型舰只的敌军潜伏在从加来到特斯赫林和赫里格兰的那些海湾和河口,以及荷兰和德国沿海的大群岛屿上,也就是上次战争中的“沙地谜题”上。好像从哈利基向右到达朴次茅斯、波特兰,甚至于可能到达普利茅斯这一带以肯特角为中心的地方,立刻就要遭到攻击了。敌人不会为了与其他的浪潮相配合,而从波罗的海利用大型舰只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峡,掀起第三次入侵的浪潮,我们只有一些反面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因为想要把重型武器运送给已经登陆的部队、或停泊于东部海滩附近的补给船上以及在补给船附近建立大供应站,除了这一个方法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这一点对于德军能不能得到胜利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十分紧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肯定会有重兵把守在从瓦什往北一直到科洛姆提河口;而且还作出了部署,要是敌人强行从南边攻入,那么就将这里的兵力抽点出来。在这个岛上,我们的铁路情况十分复杂,而且本土的领空也仍旧由我们掌控,因为有了这些条件,便使我们有十足的信心,在敌人的部队完全显露出来之后,要是在第四天、第五天以及第六天有需要的话,为了支援南部防线,我们还可以抽出来4个或者5个师。

对于月光以及潮汐,我们曾经进行了详细的探索。我们估计,敌人也许会在晚上的时候进行渡海行动,而在破晓的时候登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德国陆军统帅部也正是这样计划的。为了维持秩序并且能够精准地靠近陆地,他们还盼望在渡海的过程中能够有较为明亮的月光。在对这所有的事情进行了精准的权衡之后,海军部觉得,9月15至 30日之间,是对敌人最为有利的时机。现在我们能看到,我们的敌人在这一点上与我们有着相同的观点。在多佛尔海角,或者在多佛尔到朴次茅斯这段海岸甚至是在波特兰登陆的任何入侵部队,我们都有足够的实力去歼灭他们,对于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在我们的最高指挥机关充分统一了思想之后,对于逐渐明朗的前景,我们不禁感到欣慰。这也许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对强大的敌人进行打击,震撼整个世界。那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希特勒进攻的氛围和征兆,也同样让我们的内心不禁愤怒起来。确实,对于有些单纯从技术的观点出发的人,他们真想让他来闯一下,看看他跨海远征,全部被消灭以后,对于整个战争局势会带来何种的影响。

我们在7月以及8月的时候,将大不列颠的上空,尤其是东南部伦敦附近各个郡的上空掌控住了,我们空军也更为强大,将优势占据了。在伦敦和多佛尔之间驻扎的是加拿大集团军,这个地点让这个军团最适合趁机出动。他们的刺刀尖利无比,斗志昂扬。为了不列颠以及自由,给予敌人猛烈的致命攻击,这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这样的火焰燃烧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整个地区都遍布规模巨大纵横交错的防御系统、防御据点、反坦克障碍物、碉堡和掩蔽设施等。放眼望去,海岸线上满是防御工事以及炮台,并且,因为将大西洋上的护航船只大幅度减少(这让我们的船运损失没有那么严重),以及在现役中编入新建的军舰,让小舰队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将一些舰只调到了普利茅斯,其中有“复仇”号,“百人首领”号,这是旧靶舰也是一艘演习舰,还有一艘巡洋舰。到了这个时候,本土舰队拥有的最大能力,可以没有多大危险地巡航到亨博河甚至瓦什湾,所以,在每个方面的准备,我们都已经充分做好了。

最后,在10月份秋分的时候,按往常的惯例,经常刮的狂风就要到来了。显而易见的,要是希特勒真的有胆闯一下的话,那么就是在9月份的时候了,对于他来说,9月中旬的潮汐涨落以及月亮盈亏,都是极为有利的。

危险消失之后,对于“侵略的恐慌”在会议中有时还会提到。当然,最不恐慌的人肯定是那些最清楚状况的人。我们掌握了空中以及海上的优势,将这点除外,我们还拥有一支斗志昂扬的生力军,虽然说这支军队的装备并不是很完善,这支部队的人数相当于四年后为阻止我们返回欧洲大陆德国聚集在诺曼底的军队人数。在诺曼底的时候,虽说在前一个月里,我们登陆的人数就达到了100万,并且,我们还有大批的武器以及其他所有有利条件,可是战斗还是持续了很久,并且十分的惨烈,我们为扩大开始攻占的区域、开辟宽大的战场,花费了快三个月的时间,可是,只有在以后才能证明以及了解这些军事行动的意义所在了。

眼下,应该将话头调转,去说说敌人那边的状况了。根据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事情,对敌人的准备以及策划进行一番说明。


[1] 指亨利·梅特兰·威尔逊(1881—1964),别名巨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译注

[2] 实际上,鱼雷击中了停靠在特隆赫姆的两艘军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歌奈森诺”号,它们已经不能行动。——原注

[3] 在此处,从遥远的比斯开湾各个港口可能开来的2万人我还没有说到;不过,就跟大家即将看到的一样,要对付这一潜在的危险(现在我们才清楚,这样的危险并不存在),我所提议的我军的这种安排,已经足够了。——原注

[4] 也就是指后面的出入口。——原注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