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从这八苦里面你就能知道,爱情的苦便是别离。虽然世间为爱情苦闷的人有千万样,但是如果你要问谁最苦,那么我会告诉你,是卢照邻。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1)

我为什么会觉得卢照邻最苦,因为两点,一为古,一为今。这里我先谈今,再论古。

我想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一句话,简直就是爱情殿堂里面的一座宏伟的丰碑,这就是:“只羡鸳鸯不羡仙。”而很多注释也会告诉你,这句话出自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但是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是好不好,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里面的原句是“愿做鸳鸯不羡仙”。而“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句虽说是句俗语,但是我们能够考究到的出处却是出自当代武侠大师梁羽生之手,而将这句话传播开来的,是由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2)

正是二人合力,将卢照邻好好的一句诗被篡改了。这时候有人就要说了,我觉得挺好的,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句读起来比愿做鸳鸯不羡仙好多了。但是我要告诉你,就是虽然就是只是改动了两个字,但是整个意境完全都变了。只羡鸳鸯不羡仙中,羡字的意思是因喜爱而希望得到,而只羡的意思就是只是喜爱而想得到。这个就落了俗套了,因为是面对美好的爱情,只是羡慕而想得到,没有那种冲动的付出实际行动去得到的。这个就太随意,缺乏一种魄力,而愿做鸳鸯不羡仙就不一样了。愿做二字,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冲动,是一种去想要追求幸福的行动派。它和只羡的空想派不一样,它表述的是那种愿意为爱情而付出,哪怕给再多的诱惑也不换的那种忠贞。两者差的是心境,是勇气。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3)

所以,在我看来,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而只羡鸳鸯不羡仙就是一个酸葡萄。对于卢照邻来说,现在人将他的一个夜明珠换成了玻璃球,是何等的可悲。

好,我谈完今,我再给大家论下古。

为什么很多人都推崇卢照邻这句愿做鸳鸯不羡仙的爱情诗句,为什么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能够描述出那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我认为这个和卢照邻本身的人物性格是分不开的,卢照邻本身就是一个痴情的人。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4)

卢照邻年少在四川落难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姑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落难的苦命诗人遇到,并爱上了落魄的流浪歌手,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便如同春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个人展开了一段浪漫的爱情之旅。可惜,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阶层的壁垒远比现在更加沉重,卖唱女在优秀还是卖唱女,而落魄在公子哥在落魄还是公子哥。这个在历史上只留下郭姓的卖唱女,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卢照邻,所以当他听到卢照邻接到朝廷让他到长安上任的通知时,她都不敢告诉卢照邻她怀孕了,更不要说陪着卢照邻去长安。于是在和卢照邻海誓山盟的爱情别离后,她送卢照邻回长安上任,而卢照邻也许下诺言会接她来长安。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5)

原本这是一段才子佳话,可惜的是造化弄人。姑娘一等就是数年,在这期间她与卢照邻的孩子夭折了,并且没有收到一封卢照邻的信,卢照邻一去不复返,她心中的恨啊!而这时候的卢照邻在干什么呢,卢照邻在忙着在深山里面炼丹治病。

当时卢照邻刚刚在朝廷展露头脚,就因为成名之作《长安古意》被下大狱,出狱后就不幸染上了风疾。久治不愈,并且越来越严重,加上伤心与失落,他的病就越来越严重,并且连当时的“药王”的孙思邈都无能为力,他也就自己死马当成活马医,自己给自己看病。然而,事与愿违,在丹药的毒害下,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甚至最终得了类似麻风的怪病,面部也发生了畸形,根本无法见人。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6)

而这一切,和他相爱的那个姑娘却不知道,她认为是卢照邻始乱终弃抛弃了自己。于是她将自己和卢照邻的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写成了卖唱歌,满世界的一边卖唱一边寻找卢照邻。事事弄人,两个可怜的人相爱而不能在一起,原本美好的爱情变成了仇恨和遗憾,而两人的仇恨和遗憾又造就两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一个就是骆宾王听了郭姓卖唱女的故事中的仇恨后,写的代表作《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另个就是卢照邻内心深处对于女子的思念以及愧疚,写下的思念诗:

忽忆扬州扬子津,遥思蜀道蜀桥人。

鸳鸯诸兮罗绮月,茱英湾兮杨柳春。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一生有你陪(愿做鸳鸯不羡仙才是爱情的真谛)(7)

就这样,这对苦命的鸳鸯一辈子也没有过上不羡仙的生活,而是被命运反复捉弄。

不过卢照邻和郭姓姑娘一辈子为了理想和爱情向苦抗争的精神与勇气,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就如同他诗中写的,要“愿做鸳鸯不羡仙”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