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有几篇关于王羲之夫人和周伯仁母亲李夫人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王羲之三个老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羲之三个老婆(王羲之夫人和周伯仁之母)

王羲之三个老婆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有几篇关于王羲之夫人和周伯仁母亲李夫人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

周伯仁的母亲李络秀本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千金,家里有钱没地位。一次,周伯仁的父亲周浚下雨路过李家,李家男人那会不在,李络秀当时便招待了他们。周浚对李络秀一见钟情,要娶她做妾;李络秀的父兄知道了,不肯答应。络秀却说:“李家有钱没地位,周家是贵族,列侯之家,周浚还是将军,女儿联姻贵族,以后说不准有好处。”

换到现在来说,李络秀是个很有野心也很机智的女人。

她成功了。从她生的三个儿子就可以看出她是婚姻和爱情中的狂胜者:伯仁、仲智、叔治,元配无子,周家三个儿子全是她生的,长子周伯仁袭了祖上的侯爵,官居相位;次子和幼子也都位列方侯(一郡太守或刺史);丈夫周浚对她是专房之宠-----这对元配是很残忍的,估计那位元配在她手上没斗几年就一命呜呼了(在古代,兄弟之间排行的“字”是很有讲究的,伯、仲、叔、季,“伯”一般是嫡长子,“孟”是庶长子);李络秀的长子叫周伯仁,所以那时候元配多半已去世了。

周家看不起李络秀的娘家。李络秀就对她三个儿子说:“我之所以不顾名分嫁到你们家,是为了提高李家的门户地位。你们兄弟要是不认李家为外祖,不和他们亲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周家三兄弟听母亲这么说,就一直很照顾李家,李家从此富上加贵,毕竟有侯爷、尚书、太守等大官毕恭毕敬地执外甥礼,谁敢轻视李家?--------出自《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说完李夫人络秀,再来说说王羲之夫人。

王羲之夫人郗氏,是太尉郗鉴的女儿。王羲之娶郗夫人时,还留下了“东床坦腹”的千古佳话,以至于从此把女婿称为“东床快婿”。郗家是当时权重一时的豪门,王家更是站在豪门金字塔的最顶端;郗小姐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和美女,王逸少相貌更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没错,这句流传千古的形容男子美貌神韵赛似神仙的来源,就是《世说新语.容止》中当时人评价王羲之的。

闲话少说。王、郗二人婚后恩爱,有七子一女,就是王子敬、子重、子猷兄弟几个。王羲之夫妇都是品性随和大方的人,养的儿子,却一个比一个狂。关于王献之、王凝之几兄弟的傲慢任性,《晋书》和《世说新语》上记了很多:什么王子猷在他舅舅郗愔那,看到一个毛毯很好看,偷了就走(他自己家大把,纯粹是想气他老舅);子猷做桓温的骑马参军,连马有多少都不知;子敬闯到别人的私家花园去,被人轰出门;数不清的典故。

这里不谈王家兄弟对人的狂妄和傲慢,单写他们对郗夫人的娘家的态度。郗夫人有两个弟弟,郗愔和郗昙;郗愔的长子郗超是当时大司马桓温的大秘书,很受宠幸。郗超在世的时候,王家兄弟去舅舅家,还算礼貌;郗超死后,去郗家“皆着高屐,仪容轻慢”(原文);请他们坐,他们就说:“有事,没时间”。气的他们的舅舅郗愔说:“假如郗超没死,这帮小子敢这么狂!”(《世说新语.任诞/简傲篇》)

郗愔他说错了。郗超没死的时候,王家兄弟对郗家也没什么好态度。郗愔被授官时,援例众人都要去拜访祝贺;王子猷去了,不给舅父贺喜,反倒是批个不停地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惹恼了郗家一群兄弟。舅父家里有喜事,王家兄弟泼冷水,要不是郗超大度,几个姑表兄弟非大打出手不可。

王家兄弟对待亲舅舅的是如此态度,且看他们的母亲郗夫人是如何解决。

《世说新语.贤媛篇》就有:

“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郗夫人明白地告诉她娘家兄弟,王家看不起你们,以后不要来了。

呃,两位贤媛,时代相同,对待娘家何以如此天差地别?

周家李夫人要子孙们拉拔李家,不惜以死相胁;王家郗夫人瞧着夫家瞧不起娘家,叫娘家兄弟干脆别来往了。

两人却同样被称为一时“贤媛”。

想来,这也许和她们娘家的社会地位有关吧。李夫人娘家没权没势,周家是豪门大族,李夫人认为李家需要周家帮助,周家也有能力帮助李家;而在王羲之夫人那边,郗家是当时的权门高门,郗、王两家互为政治婚姻,合得来就多来往,合不来就不见,对大家都有好处。

李夫人是以豪门贵妇身份帮助身份低微的娘家,是作为出嫁女儿的“孝和义”,所以她贤在孝上;郗夫人见王家人“拜高踩低”,心中有气,但能接受,她是明理的,因为谢安兄弟无论人望、才气、地位都比她两个弟弟强,她不得不承认这点;同时她说“别来了”,表现了她也有傲气的一面。

哎,从古至今,做一个聪明的女人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呢。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