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那些短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因而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同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我读的这版《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是著名法语翻译家柳鸣九译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里面收录了《羊脂球》、《一个儿子》、《莫兰这只公猪》、《戴丽叶春楼》、《珠宝》、《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项链》、《一家人》、《恐怖》、《回忆》、《上校的见解》、《隆多利姊妹》、《博尼法斯老爹所谓的罪行》、《第二十九床》、《奥尔拉》、《抽搐》和《恐惧》。

其中读到《奥尔拉》、《抽搐》和《恐惧》的时候我发现和其他的文章风格迥异,于是查了一下莫泊桑的简介,他患有持久的神经性头痛和家族性的精神病症,伴随莫泊桑直到生命终结,期间他还曾多次企图自杀。27岁那年,他从一位划船同伴那里感染了梅毒,梅毒给莫泊桑留下一生的痛苦,甚至将他折磨到疯狂的地步。而《奥尔拉》以日记体描写了主人公的焦虑和恐慌:他感觉到有一个看不见的生物体存在于他的周围,并将其命名为奥尔拉。起初他还能够保持清醒,然而在试图摆脱奥尔拉无形的控制过程中,逐渐变得疯癫。这种对精神病人的思想挣扎的描写十分的细腻和传神,导致发表后大家都说他疯了,不过此时他确应被精神疾病折磨着。而《抽搐》和《恐惧》也是在这一时期精神错乱时的一些文章。

而且莫泊桑同他文章中的许多被讽刺对象有着相似的经历,他精力旺盛,狩猎对象广泛,不论是名媛淑女、太太小姐,还是女工农妇,甚至低级妓女,只要长得漂亮,他都一概领受,情妇、姘居的女子不知其数,莫泊桑终生未娶,有三个私生子,只供养不承认。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一个儿子》,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法兰西院士年轻时在一个小旅馆里占有了一个漂亮的女佣。30年后,当他偶然经过这个旅馆时,人家告诉他,旅馆里一个蓬头垢面、跛着脚的垃圾工人就是那个女佣为他生的儿子。法兰西院士没想到他这样高贵的人会有这样的儿子,在悔恨中度过余生。也许这段经历源于他自己的生活,他不仅仅是在讽刺这些高高在上身份尊贵的上流社会,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种对上流社会的积极融入和鄙视的感情之间来回拉扯。

莫泊桑的经典语录及赏析(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

也许真的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没有这样敏感和细腻的感触,无法成为一代大师,但是也正因为这份执着和敏思,才让自己思虑过重,精神错乱。我常常想文学家是勇敢的,文字不仅仅是他的才华体现,更是他的武器、他的生命,是他对这个世界全部的爱和思考。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