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讲了人们对“东方真选”爆火的曲解,很多朋友私信我,说我读书少还喜欢“杠”,我本来打算偃旗息鼓不再谈这个话题,但今天系统给我推了很多“东方甄选”董宇辉董哥在直播间讲述他怎么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最后逆袭人生的视频,所以我决定:不管你们说我是蹭流量也好,“杠精”也好,我就一定要“杠”到底,因为我认为“东方甄选”的“毒鸡汤”正以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深深地毒害广大群众。

董宇辉低谷期都是我自己熬过来的(董宇辉的毒鸡汤)(1)

董哥在直播间信手拈来

首先,不得不承认,董雨辉肯定是成功的,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农村,在直播领域大放异彩,但我十分不赞同他现身说法一味的强调“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种价值观,“生而为人,谁不努力”?“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天赋、机遇、认知、性格甚至运气,这些因素的组合,才能成就一个人,不然那么多人努力,怎么就只出了个“董雨辉”呢?

董宇辉低谷期都是我自己熬过来的(董宇辉的毒鸡汤)(2)

直播间人气爆满

所以如果把人的成功归结为某一单方面原因就容易让人丧失理智,比如你把原因归结为就是努力,我这次没成功是我努力不够,那我要再努力一点,下次还没成功,那我还要努力一点,这样反反覆覆,让人陷入到自我怀疑自我内卷的漩涡之中,特别是对那些心智尚不健全的年轻人,认为走出舒适圈就是经历折磨式的身心痛苦,就像董雨辉在推荐《刻意练习》这本书时讲到:走出舒适区本是不舒服的事,因为反人性,成长都是反人性的,进化本身就很痛苦,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要强调“苦难”才能使人成才呢?人在想要获得某种技能或者取得某种成就的时候,只有两个驱动力,一是能看到或者想象得到,获得后的好处,二是钻研进去以后发现被这件事的本身所吸引而难以自拔。两者都不应该是痛苦的,前者叫目标,后者使人正确的坚持。

董宇辉低谷期都是我自己熬过来的(董宇辉的毒鸡汤)(3)

匠人精神源自“热爱”

有人会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那么作为杠精的我时常在想:专心致志练字而把墨水当酱吃的王羲之、想问题想到不记得回家路的爱因斯坦、凿壁偷光的匡衡等一众成功者,他们在各自领域探索的时候,是不是也是痛苦的?不见得吧!应该说是这件事儿的本身,就对他们产生深深地吸引,让他们不自觉去钻研而忘却了外在的环境,我相信这种感觉并不痛苦,恰恰相反它是很爽很愉悦的,我们小时候打游戏,长大了追剧不也是这么一种废寝忘食的状态吗?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总是过份强调痛苦而不是对兴趣的引导?没有目标的坚持和没有兴趣的痛苦能使人成才吗?

董宇辉低谷期都是我自己熬过来的(董宇辉的毒鸡汤)(4)

智商最高的人类

好,回到我刚刚提到的第一个观点,就算你靠着你的钢铁意志成才了,你就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吗?成不成我不知道,最起码我认为你的人生一定是不开心的,灰暗的,或许你一定会说,人生在世不能只追求自己开心,还肩负其他的使命,有些人生来别无选择,那么你越是这样说,我越是觉得你更应该把自己唯一的选择当成快乐的源泉,因为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接受世事的无偿,就像罗翔老师讲的,如果世事的无偿让你失败了,你不单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连最基本的快乐也没有,这样的你就会陷在虚无之中,你会觉得一切的理想都是骗人的,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天道就是不酬勤,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的改变命运,就是改变不了。理想主义最后就会变成虚无主义,成犬儒主义和放纵主义。

董宇辉低谷期都是我自己熬过来的(董宇辉的毒鸡汤)(5)

法外狂徒“张三”的“好朋友”

,

站长提醒:以上内容,未识真伪,仅供参考。理性上网,以免过度。谨慎广告,危及钱财。